(1) 生产能力和设备模式
目前,我国不锈钢管厂有400多台套,但大多不符合国际先进水平,实际生产能力只有1700多万吨。国内先进和一般水平轧机约50台,产能590万吨,占35%;根据产业政策,淘汰落后机组数百台76mm,产能约500万吨,占32%。这些机组主要分布在民营企业,仅有的15台国际先进机组(10台连轧管机组、2台三辊轧管机组、2台周期轧管机组、1台挤压管机组)的产能为570万吨,占总产能的33%,其中基本分布在重点企业行业。
上述研究情况分析表明,虽然我国华东地区不锈钢管产能约占全国总装能源的5096%,但总体技术装备发展水平并不高,只有宝钢的连轧管机组和浙江九里的挤压管机组达到了一个国际社会先进文化水平。
(2) 生产企业模式
目前,我国不锈钢热轧管生产方式仍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重点企业产量比重逐年下降。2006年重点企业产量724.5万吨,占48%,首次低于50%;2007年重点企业产量820万吨左右,下降到44%。
根据生产装备水平的规模,我国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以下:
第一类:重点生产企业
我国已形成天津钢管、宝钢、横关、攀枝花成钢、包钢、鞍钢、新沂等7家规模较大的不锈钢管企业。这些企业配备了先进的连轧管机组等生产效率高的高水平设备。虽然单位数量只占全国的6%,但产量很高。2006年,这7家企业通过不锈钢管产品产量630万吨,占总产量的4296%,其中包括天津作为钢管163.3万吨,占比2%;宝钢117万吨,占比7.8%;攀钢85.7万吨,占比5.7%;包钢85.3万吨,占5.75%;恒冠83.8万吨,占5.65%;鞍钢55.5万吨,占3.7%;冶金新钢39.3万吨,占2696%。
第二类:私营企业
我国有大型民营不锈钢管生产企业,如江苏振达、无锡西姆莱、安徽天达、江苏承德、浙江九里、浙江企业集团、江西新余企业集团、山东企业集团等,2006年产量约200万吨,占13%在总产量中,这已经成为不锈钢管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这些企业可分为几类:无锡西姆莱和安徽天达拥有2-3套设备水平较高的轧管机组(含连续轧管机组),总产能超过50万吨。通过整合其他企业,基本解决了优质管坯的供应问题,生产了包括油井管在内的大量不锈钢管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产品档次达到较高水平:江苏振达,江西新余企业集团、山东企业集团等通过采购管坯,建设国内热轧管机组和大量低投资冷拔机组,扩大产能,占领低端不锈钢管市场。目前,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超过40万吨,其中江苏振达的生产能力为70-80万吨,2006年中国第七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为42万吨。 某公司与浙江九里等企业以特殊品种为发展方向,其中浙江九里主要发展不锈钢管材。
第三类:国有小企业
莱钢(原烟台钢管厂合并)、通钢、西宁钢厂、重钢、武钢等国有企业